淮北市2019年度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市辖三区一县、34个乡级单位、421个村级单位,总人口222.7万人,其中0-6岁人口182406人。共有42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各级从事免疫规划管理及预防接种人员约350余人。免疫规划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工程。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免疫接种工作,按照国家及省的统一部署要求,2019年度,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为全市0-6岁儿童免费提供乙肝、卡介苗、脊灰、无细胞百白破、麻疹、腮腺炎、风疹、甲肝、流脑、乙脑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
(一)工作目标及预期成效
1、工作目标
(1)完成适龄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
(2)开展重点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动态掌握急性弛缓性麻痹(AFP)、麻疹、乙肝、疫苗可预防细菌性疾病包括(流脑、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乙脑等病例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
2、项目预期成效
(1)全市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2)AFP、麻疹、乙肝、疫苗可预防细菌性疾病、乙脑等病例及AEFI监测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要求。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淮北市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成立了以副主任为组长的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理、临床救治等专家组,定期召开免疫规划工作会议,分析实施进度、查找存在问题、讨论解决办法。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联合财政部门《2019年中央补助淮北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艾滋病防治等十七个项目年度实施方案》(淮卫〔2019〕34号)以及《2019年省财政补助淮北市艾滋病、性病等综合防治等九个专项经费项目实施方案》(淮卫〔2019〕35号)等文件,明确了不同阶段预防接种工作任务、实施方法、部门职责、督导安排及经费管理等内容,为年度预防接种目标任务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总投入。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省下达我市2019 年中央补助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经费27万元,省财政免疫规划民生工程项目资金共22万元。
2、资金使用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全面实施民生工程项目,根据省财政厅、卫健委《2019年中央补助安徽省重大传染病防控与重大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等项目实施方案》(卫疾控秘〔2019〕213号)要求,全年共安排资金22万元,到位资金27万元,使用资金27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到位资金使用率100%。根据省财政厅、卫健委《2019年安徽省艾滋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实施方案》(皖卫疾控秘〔2019〕74号)要求,省级全年安排我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免疫规划工作经费22万元,到位资金22万元,使用资金22万元,资金到位率、使用率均为100%。
3、资金管理情况。在资金管理上,我中心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专人负责,专款专用。严格按照《2019年中央补助淮北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艾滋病防治等十七个项目年度实施方案》(淮卫〔2019〕34号)以及《2019年省财政补助淮北市艾滋病、性病等综合防治等九个专项经费项目实施方案》(淮卫〔2019〕35号)等文件要求,规范使用,严禁挤占、挪用。规范管理,协调督导各项目业务科室的工作进度与资金使用进度,督促业务部门在工作完成后完善佐证资料、及时报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见附表1)
二、项目资金使用绩效
(一)产出分析
1、常规免疫接种情况
各预防接种门诊能够按时通过《安徽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报送常规免疫接种相关数据、报表,截止到12月31日全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累计接种550001剂次,完成全年民生工程任务的94.15%。除甲肝疫苗因供应短缺问题外,其他各剂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8%以上(见附表2)。
2、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情况
此项工作任务已在淮北市卫生健康委、财政局《关于印发2019年省财政补助淮北市艾滋病、性病防治等九个专项经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卫〔2019〕35号)文件中进行分解。
(1)AFP(急性驰缓性麻痹)监测。根据“AFP 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全市共报告AFP 病例10例,分别为杜集区1例、相山区1例,烈山区2例,濉溪县6例。
(2)麻疹/风疹监测。全市全年共报告麻疹/风疹疑似病例138例;其中实验室确诊风疹27例,排除病例111例,全市排除病例报告年化发病率6.82/10万,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监测方案要求。
(3)乙脑监测。全市共报告乙脑(疑似)病例11例,全部排除。杜集区没有排除病例报告,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监测方案要求。
(4)流脑监测。全市共报告流脑(疑似)病例3例,全
部排除,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监测方案要求。
(5)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来源《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截至11月30日,全市共报告各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355例。所有报告AEFI最后确定为一般反应329例,异常反应21例,偶合症3例,接种事故1例,待定1例。所有21例异常反应损害等级均达不到分级指标,不需要进行补偿。
对相山区曲阳社区卫生中心2018年报告的一例因接种卡介苗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启动了市级调查诊断,确认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但不构成伤害分级。对患儿由此产生的相关医疗费用进行了合理补偿。全市未发生其他有关疫苗受害家庭上访事件。
3、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
按照市教育局、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19年度全市新生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淮卫〔2019〕21号)文件要求,全市新生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在6月初全面启动,共查验小学托幼机构共842家,机构查验率100%;查验儿童共48725人,儿童查验率100%;其中漏种疫苗剂次4583剂次,实际补种4529剂次,补种率98.82%。
4、 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
2016年以来,县区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42家各级各类预防接种门诊,全部通过市级复核。其中杜集区朔里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相山区淮海路预防接种门诊、烈山区赵集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濉溪县刘桥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通过省级抽查被确认为“安徽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省级示范门诊”。
5、 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2016年以来,我市在智慧预防接种管理模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基本建成全套智慧预防接种细信息系统。系统涵盖儿童预防接种、成人预防接种、狂犬病预防接种、冷链监控和疫苗出入库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截至目前,全市所有预防接种单位、产科医疗机构已全部上线运行。
(二)有效性分析
免疫规划项目工作是切实贯彻国家“预防为主”方针政策的一项目重要举措,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工程,是党和政府关怀广大儿童健康成长的具体体现。实施扩大免疫规划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特征,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通过预防接种,保护了成千上万儿童的身体健康,使这些儿童不患疫苗针对传染病,免除了儿童患病痛苦,减少了儿童家长看病费用,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我市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全市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连续20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保持无脊灰状态; 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百日咳、甲肝、流脑、乙脑等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其他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三、自评结论
(一)主要指标情况及结论
根据各个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市民生办《关于做好民生工程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民生办函[2019]7号)文件精神,我中心认真对照相关指标和工作要求,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2019年度全市免疫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资金使用、项目绩效等情况进行自评。考评组对项目实施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资料的完整性、工作的有效性、年度工作绩效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最终形成本评价报告。
考评组通过对项目指标执行完成情况的评价分析,一致认为免疫规划项目的资金落实基本到位、资金使用规范透明、对项目的监督及时准确、公众满意度和受益群众满意度较高(见附表3),实现了项目目标。绩效评价得分为95分,达到优秀等次。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自2016年以来,我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开发,合理利用相关项目资金,目前已基本建成全套智慧预防接种细信息系统。该系统涵盖儿童预防接种、成人预防接种、狂犬病预防接种、冷链监控和疫苗出入库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实现疫苗全程追溯、冷链温湿度实时监控、预防接种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入学入托接种证在线查验等管理功能,服务对象可以通过微信享受应种信息在线提醒服务,实现自助建档、预约接种、在线查询的服务。
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与医院管理系统(HIS)的对接,实现全程疫苗扫码出入库设计、运行。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受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影响,相当长一段时间存在疫苗供应不及时的问题,造成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及时接种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不到90%),进而影响到免疫规划疫苗民生工程进度。
二是省卫计委2015年5月即下发文件,制定《安徽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2015版)》,同时要求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预防接种门诊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并通过市级复核。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42家预防接种单位通过市级复核。但部分接种单位在硬件建设以及人员配置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三是新生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关措施仍没有完全落实。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小学、托幼机构在查验工作全过程缺乏主动性,认为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卫生部门。
四是基层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的落实比较困难,特别是被诊断为异常反应但损害等级又达不到省级制定的补偿标准的,并且又产生了比较大的治疗费用的。
(四)工作建议
1、加快基层业务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放宽基层业务单位项目资金使用限制,特别是要允许各级业务部门把有限的项目资金合理运用到信息化建设、系统维护工作中,以快速提升免疫规划工作整体服务、管理能力。
2、省级尽快建成覆盖疫苗供应商、全省各级疾控机构、预防接种单位的疫苗管理系统。
3、尽快引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商业保险模式,减轻基层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压力。
4、教育部门要把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纳入目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