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护航百姓健康优异答卷 ——淮北市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医疗管理
建立红黄牌退出机制,提高医疗质量监管能效;设立54个市级医疗质量质控中心,县级质控中心16个,进一步完善市县二级质控网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指标持续向优;全市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设立午、晚间门诊、周末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100%,医疗服务不断优化……
去年以来,淮北市通过开展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加强工作考核评估调度等措施,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医疗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诊疗服务行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能力,书写护航百姓健康的优异答卷。
开展提升医疗质量行动
为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全面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淮北市积极开展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进一步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有力提升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
强化组织落实。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淮北市卫生健康委结合实际印发了《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推动专项行动中的30项具体举措和5个子专项行动,督促各医疗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具体工作任务。
坚持长效长治。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不断总结经验,巩固全行业质量安全意识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指导县区卫生健康委、各级医疗机构、各级质控中心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并加强日常监管,增强各方参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主动性。2023年6月以来,淮北市已陆续开展8项专项行动,动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自查自纠4场次,完成质控中心检查备案113场次,现场检查77场次,并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管理举报方式,政府监管、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多元良性共治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突出问题导向。依据行动方案精神及效果监测指标体系,结合18项核心制度要求、临床诊疗规范、医疗机构自查管理办法等,督促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对急诊急救、日间诊疗、医疗行为、医疗质量、电子病历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摸排,建立工作台账,限时销号整改,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市卫生健康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加强工作考核评估调度
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调度。通过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监测调度机制,督导各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靠前领导;市卫生健康委不定期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5项监测指标进行逐条分析调度,找差距、补短板,力求短期有效改进。
加强重点专科创建效果评估。按照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四五”规划部署,充分考虑全市医疗资源现状、群众需求、外转疾病谱和医疗布局规划等现实情况,淮北市共遴选出“十四五”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3项(含中医类)、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项。及时启动省管市建重点专科中期评估工作,并对评估结果召开了现场汇报推进会,分析不足,提出目标,确保专科建设取得实效。
重点推进“三合理”专项行动。在省“三合理”行动30项治理问题的基础上,淮北市结合实际增加到44项;2023年6月以来,淮北市卫生健康委组织33个专业200余名专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轮督查,覆盖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成立6个检查组,深入开展医疗机构医疗管理专项检查。
大力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了医疗质控管理平台系统,各质控中心通过平台印发通知、通报、培训视频,各医疗机构上报整改报告,形成质控督导检查整改可追踪、可追溯的闭环管理。在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由市人民医院牵头,开发卫生专业人员技术授权系统,信息化规范十类技术授权管理、八类处方授权管理、护士5个层级管理、档案管理等19个子项目,做到标准统一、政策一致、授权有据、溯源可查、执业合法,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发挥指标数据“指挥”作用。充分发挥“质控”和“数据”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临床专科评估等工作中的“指挥棒”作用,加强质控中心日常工作调度,统筹各类信息平台数据上报,通过用关键指标来反映群众的需求和治理的要求,引导医院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审:梁仓 二审:陈博 三审:王雅琳)